鋼結構是由型鋼和鋼板等制成的梁鋼、鋼柱、鋼桁架等構件,各構件或部件之間通常采用焊縫、螺栓或鉚釘連接的結構,同時采用硅烷化、純錳磷化、水洗烘干、鍍鋅等除銹防銹工藝。鋼結構因有強度高、自重輕、整體剛性好、抗變形能力強等優勢,故尤其適宜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未來有望成為裝配式建筑的主流結構。
鋼結構行業的繁榮離不開政策導向的支持,“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重點要求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推廣鋼結構裝配式等新型建造方式,加快發展“中國建造”。隨著政策加碼及鋼結構本身優勢的逐漸體現,未來鋼結構需求空間進一步打開,行業將持續高速發展。
2020年,我國政府向國際社會宣布,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爭取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并加快相關工作的安排部署。建筑行業作為耗能大戶,推動其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大力發展鋼結構和裝配式建筑,推進建筑工業化和建筑行業轉型升級已經迫在眉睫。雖近年因疫情業務拓展特別是海外市場受到一定影響,但2021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起步之年,也將是鋼結構需求增速提升換擋的新起點。
根據我國鋼結構協會的數據,我國鋼結構產量由2012年的3500萬噸提升到2020年的8138萬噸,累計增長率132.5%,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1.1%;根據我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數據,我國鋼結構產值由2012年的3850億元提升到2020年的8100億元,累計增長率110.4%,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9.7%。
“新基建”產業領域的投資規模擴大,涉及鋼結構需求的特高壓建設和5G基站建設為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潛在增長需求。
中大桿塔將在“十四五”規劃時期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未來幾年,中大桿塔緊貼時代脈搏,搶抓新基建相關設施建設、“一帶一路”等重大歷史機遇,整合各方面優質資源,大力發展特高壓、5G、新能源等關聯產業,加快國內更多生產基地的網點布局,全力拓展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